Post Thumbnail
卑南族文化節首次在高雄登場 老中青幼共舞傳承 展現都會區扎根新模式

 Line

WeChat

2025 TAKAO豐潮系列活動第5場「卑南族文化節」今(20)日在鳳山大東濕地公園盛大舉行,這是高雄首次舉辦以卑南族為主題的文化祭儀。當天豔陽高照,卑南族耆老圍坐場中央,青壯年及孩童手牽手圍繞歌舞,象徵文化的傳承與延續,場面溫馨感人,吸引大批市民與外國朋友前來觀禮與錄影。

卑南族是台灣重要的原住民族之一,在高雄已有逾千名族人定居,其中不少族人自台東遷居高雄已超過一甲子。1980年代成立的高雄市普優瑪同鄉會至今已深耕35年,為族人在都市建立文化根基。今年的文化節以「離鄉背景」為故事主軸,將族人自台東來到高雄的經歷融入活動,並透過文化展演向市民展現卑南族群的生命力。

活動內容豐富多元,除了傳統祈福與圍舞外,現場設有「文化體驗區」與「靜態特展區」,展示卑南族編織、刺繡等工藝,並規劃「回憶欄」,讓民眾在體驗闖關遊戲的同時,認識同鄉會多年來在高雄的歷程。傳統競技也融入創新巧思,如穿族服接力賽,展現族人團結與活力。

此次文化節由年輕一代的卑南族會長陳大豪與耆老攜手籌劃,他特別表示,這次活動的核心精神就是讓青年承接文化責任,並帶動更多家庭參與,「我們希望藉由文化節,不僅凝聚族人的情感,也讓下一代在都會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根源。」

卑南族頭目莊玉生感謝市府原民會與各族群、市民的參與,他強調「很多青年是看著我們參加豐年祭長大的,如今由他們主導展演,展現卑南族獨特的風格,非常感動。」而高雄市普優瑪文化發展協會前理事長王碧霞,也分享自己40年來推廣文化的心路歷程,認為「傳承文化是重要使命,更需要透過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卑南的美麗。」

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則表示,能在都市中看到老中青幼同堂齊聚一堂,實在令人動容,「這正是都會區文化傳承的新模式,文化向下扎根,並對外推廣,展現原民的自信與美麗。」他也肯定卑南族人從主持、祈福、貴賓接待到展演的用心與努力,並強調市府未來將持續大力支持都會區原民文化與語言的推廣。

TAKAO豐潮系列活動持續進行,下一場將於9月27日在小港運動場舉辦壓軸的阿美族豐年祭,邀請市民一同參與,共享多元原民文化的魅力。

上一篇文章 | 下一篇文章